公司新闻

空气预热器的过热和过热现象分别是什么

空气预热器的过热和过热现象分别是什么

空气预热器的过热和过热现象分别是什么

空气预热器“过热”与“低温过热现象”是两种不同的运行异常状态,前者指设备局部或整体温度超过设计上限,后者则特指低温段因腐蚀与堵塞导致的异常温升。以下从定义、成因、影响及应对措施四方面展开分析:

一、空气预热器的“过热”(General Overheating)

1.定义与表现

指空气预热器内部温度超过设计允许值(通常管式预热器金属壁温>450℃,回转式蓄热元件>500℃),表现为:

局部金属发红:管束或转子蓄热元件因高温氧化变色;

热膨胀异常:管板变形、转子卡涩或密封片损坏;

排烟温度骤升:烟气出口温度超过正常值20℃以上;

空气温度失控:预热后空气温度波动超过设定范围。

2.主要成因

燃料品质恶化:煤中硫分、灰分超标,燃烧后生成更多SO₃和灰渣,加剧低温腐蚀与积灰,导致局部热阻增大,热量无法及时传递,引发局部过热。

配风不合理:一次风速过低或二次风分配不均,造成炉膛内燃烧延迟,火焰中心上移,高温烟气长时间冲刷预热器受热面。

吹灰系统失效:蒸汽吹灰器堵塞或压缩空气压力不足,无法有效清除积灰,形成隔热层,使金属壁温持续升高。

负荷突变:锅炉快速升负荷时,烟气流量骤增,而空气流量调节滞后,导致换热失衡,预热器超温。

3.危害与应对

危害:金属材料强度下降(450℃以上强度降低约10%/50℃),加速蠕变与疲劳损坏;蓄热元件烧毁;密封结构失效引发漏风率飙升(可能从5%升至15%以上)。

应对措施:

优化燃烧调整:通过风量在线监测系统(如氧量计)实时修正配风比例,控制火焰中心位置。

强化吹灰管理:采用声波吹灰与蒸汽吹灰联合作业,每8小时全覆盖吹灰一次,积灰严重区域增加频次。

材料升级:在高温段采用TP347H不锈钢或Inconel 625合金管,耐温能力提升至650℃。

安装温控联锁:在关键部位设置热电偶,当壁温超过430℃时自动启动减负荷程序,超过480℃紧急停炉。

二、空气预热器的“低温过热现象”(Low-Temperature Overheating)

1.定义与特殊性

特指预热器低温段(烟气温度120-200℃区域)因硫酸露点腐蚀与灰堵导致的异常温升现象,其本质是局部热阻减小引发的非正常换热强化,表现为:

低温段温差突变:该区域烟气与空气温差从正常值80℃骤降至30℃以下;

腐蚀产物堆积:蓄热元件表面形成疏松的硫酸亚铁/硫酸钙混合物,导热系数低于0.1W/(m·K);

压差异常升高:烟气侧阻力较设计值增加50%以上,引风机电流波动。

2.形成机理

腐蚀-堵塞循环:烟气中SO₃与水蒸气在蓄热元件表面凝结生成硫酸(露点温度约120-150℃),腐蚀金属基体形成孔洞;灰分(尤其是Na₂O、K₂O)与硫酸反应生成低熔点共晶物(熔点600-700℃),在300℃以下即呈熔融态,黏附飞灰形成硬质积灰层。

流场恶化:积灰层改变流体边界层结构,使原本湍流状态的烟气转为层流,换热系数下降30%-50%;同时堵塞部分流道,迫使烟气加速通过剩余通道,局部流速提升2-3倍,导致对流换热异常增强。

3. 危害与治理

危害:低温段过热会加速硫酸腐蚀速率(腐蚀速率与温度呈指数关系,每升高10℃速率翻倍);积灰层厚度每增加1mm,预热器阻力增加约200Pa,严重时需停炉水冲洗。

治理策略:

材质防腐蚀:低温段采用搪瓷涂层(耐酸腐蚀寿命>5年)或Corten钢(耐候性提升3倍)。

热端驱动技术:在回转式预热器转子顶部设置蒸汽加热盘管,将低温段温度维持在150℃以上,避免硫酸凝结。

流场优化:通过CFD模拟重新设计导流板角度,消除烟气走廊,使流速均匀性提升至90%以上。

智能清灰系统:安装激光测灰仪实时监测积灰厚度,当厚度超过5mm时自动启动高压水冲洗(压力≥10MPa)。

三、典型案例分析

660MW超超临界机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运行3年后出现低温过热现象:

现象:低温段烟气出口温度从135℃升至180℃,空气进口温度从25℃升至65℃,排烟温度波动达±15℃。

诊断:拆解发现低温段蓄热元件表面覆盖12mm厚积灰层,腐蚀速率达0.8mm/年(设计寿命应<0.2mm/年)。

处理:更换搪瓷涂层蓄热元件,加装热端蒸汽加热盘管,优化吹灰程序后,低温段温差恢复至75℃,腐蚀速率降至0.1mm/年。

结语

空气预热器的过热与低温过热现象虽均表现为温度异常,但成因与治理路径截然不同:前者需通过燃烧控制与材料升级防范高温失效,后者则依赖腐蚀防护与流场优化破解低温难题。随着超低排放改造推进,烟气中SO₃浓度降至5mg/m³以下,低温过热现象已得到显著缓解,但针对高硫煤机组,仍需持续研发新型防腐材料与智能监测技术。

1641436258145247.jpg

返回列表